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这或许是上海美影厂归来的最好时候(2)

时间:2023-01-13 11:5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

 

而上美影又是个太寂寞的名字,上一次有如《中国奇谭》这样影响力的作品,或许还要追溯到1999年的《宝莲灯》,而那已经是上美影困境中最后的努力。

 

市场表现出热情的当下,重新回看上美影这块厂牌,所具有的艺术传承和曾经历的巨变,或许都值得行业重新回味。而这个厂牌故事写到《中国奇谭》,或许应该说上一句: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续上中式动画的梦

 

 

两年前,《中国奇谭》第一次出现在上美影的项目会上。彼时,面对2022年中国动画100周年的节点,上海美影厂给自己出了一道与妖怪有关的“半命题”式作文。“我们希望能够创作出一个作品,无论是内核还是美术表现上,都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李早总结其成功,得益于八个字:中国传统+当代共鸣。以此解析《中国奇谭》似乎已经足够,但想做出精品,哪条都不容易。

 

在全球化、高等教育普及的当下,中国传统走向世界是审美的必然,所以相比60到70年代的创作,不难发现《中国奇谭》其实更接近一种“新中式”审美。

 

比如《小妖怪的夏天》是二维手绘加水墨山水背景,《鹅鹅鹅》则是水墨写意与黑白默片的结合,甚至还给人物抹上了巴斯特·基顿的黑眼圈;到了《林林》,按照总导演陈廖宇的想法,希望系列里有一部全CG作品,导演杨木用低饱和度的雪原融合了一种中式的色彩美学。

 

 

《林林》也是《中国奇谭》第一部遭受争议的作品, “抽帧”、“不够中国”等争议点,尤其是不像前两集有传统叙事打底,在这集更新后让豆瓣评分从9.6掉到了9.5。

 

但还是应该看到,这未尝不是前两集将预期拉得过高的结果。

 

取材于《西游记》的《小妖怪的夏天》,以《鹅笼书生》故事为原型的《鹅鹅鹅》,以中国故事的壳重新讲述了两个当代的故事,从前者引发了当代“打工人”的普遍共鸣,到《鹅鹅鹅》对爱与欲望形而上的人性探讨,都以传统中式的情致,获得了当下观众的普遍认同。

 

 

但如果回顾上美影的发展,你会发现这种超高难度,其实是一种基本功甚至看家本事。

 

1957年成立的时候,首任厂长特伟提出的创作目标是“探民族风格之路”,而所谓的动画“民族化”,就包括审美和思想两部分。

 

审美,熟悉上美影的动画人都不会陌生,从1957年开始的30多年里,他们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动画史的“第一次”,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水墨片《小蝌蚪找妈妈》、折纸片《聪明的鸭子》、彩色长片《大闹天宫》等等,以及木偶、皮影、泥塑等等元素都在这里熔于一炉。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