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复联4》火不过8天?
作者/邓颖翀 王雅莉
怎么理解《复联4》一骑绝尘的票房表现?
在它两天横扫10亿的傲人成绩背后,我们透过《复联4》以及复联系列的过往票房成绩,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票房来得快,走得也快,寿命极短,甚至夸张的不超过8天。
归结下来,复联系列是典型的靠粉丝供养起来的电影,从《钢铁侠》起步,它用22部影片构建了一个美国众神的宇宙,同时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漫威粉丝,我们统计了过往有数据的所有漫威影片的观影人次,发现峰值都是漫威系列集大成的几部,从《复联2》、《美国队长3》,再到前一个巅峰时刻《复联3》,而这一次,《复联4》有望攀登新的票房高峰。
但巅峰时刻同时也意味着衰落的开始。新一代漫威帝国的继承者们中,还没有像钢铁侠那样拥有极强号召力的核心人物。如何在维持老粉的同时吸引新人,成了漫威第四阶段的首要命题。下一个十年,漫威粉丝还会“爱你三千遍”吗?
火不过8天的《复联》系列
《复联4》上映当天,上座率从首映时的57.9%,下降到34.7%。首映场时,电影院里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仅是昙花一现。
事实上,从《复联》前三部上映后的观影人数走势看,这个系列的电影虽然总是能收获不错的票房成绩,但生命周期普遍较短,看似都“火不过8天“。
2012年,《复联1》上映时,虽然在首映当天,观影人数占到全天观影总人数的60%以上,但在第8天出现明显下滑,直到第16天,已经少于全天观影总人数的50%。
三年后,《复联2》首映当天,几乎所有去影院看电影的观众,都是冲它而去,且观影人数超474万,在上一部148万的基础上翻了两番。第8天,观影人数又开始急剧下降,至99万人。
又是一个三年,《复联3》的观影人数,从首映当天的1020余万人,到第7天,只有130万人左右。
对比与《复联3》总票房相近的《羞羞的铁拳》,其观影人次走势明显缓慢许多,直到电影上映后第17天,才出现大幅度的减少。
不仅如此,《复联》系列观影人次下降的速度一部比一部更快,电影的生命周期愈发短暂。
《复联4》和之前三部电影一样,在上映首日以超过5亿元票房的惊人成绩,赚足眼球。
据艺恩数据显示,《复联4》首日排片最高的城市是广州,达到93.60%。即便如此,一位广州的影院经理向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透露,他所在的影院,《复联4》首映上座率比往常有大幅提高,约为78%,首日上座率约为43%。今天,虽然IMAX厅的票价也从首映的289元减到189元,上座率还是有所回落。不过,他认为等到周末上座率会有小幅度的提升,且在5月10日《大侦探皮卡丘》上映前,电影依旧能蝉联单日票房冠军,排片预计将持续到五月底。
猫眼预测的影片总票房也有35.83亿元,大家对这部影片未来的表现还是持十分乐观的态度。
从上表看出,《复联2》以14.64亿元票房成为漫威电影中第一部总票房超10亿的作品,且在当年国内总票房排行榜中排名第5,漫威电影才真正走近大众。在此之后,每个新推出的超级英雄如蚁人、奇异博士、蜘蛛侠、黑豹、惊奇队长,都获得一批粉丝的追捧。
在《复联3》还有这次的《复联4》上映时,观看首映的人数,与之前上映的单部超级英雄电影首映观看人数的总和,相差不大。说明,漫威系列的核心粉丝,较为固定。
可以说,《复联4》是一部典型的“粉丝电影”,经过漫威十一年来层出不穷的影片培养出相对稳定的粉丝群体。通常他们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周便会迫不及待的进入影院观看,即便影片在他们中间获得较好的口碑,也很难引发二次发酵。
瞄准路人粉的《复联4》
漫威这次想抓住的是数量极其庞大的“路人粉”。在此我们给路人粉下一个定义,即看过复联系列,对漫威电影有一定感情的观众。
这类粉丝大多不能完整复述漫威宇宙的时间线,但对主要人物如钢铁侠、美队和雷神等相对熟悉。所以,在《复联4》中,我们能看到初代复仇者的人设都基本保持不变,人物归宿也各不相同,符合大多数人的期待。
比如在终局之战中牺牲的钢铁侠,战死沙场堪称一个英雄最完美的落幕。他死在小蜘蛛面前的场景还能和《复联3》中小蜘蛛在他面前化成灰的场景相照应,更有情感张力。但对铁粉来说,陪伴自己十年的钢铁侠死去,无疑是BE。
美队穿回1970年完成和佩吉的约定,幸福归隐则是英雄落幕的另一结局。对路人粉来说,这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但对了解美队的铁粉来说,这或许有点崩人设。在知乎“《复仇者联盟4》中有哪些bug?”的问题下,有不少回答都在吐槽美队的结局。让美队从1970年开始,几十年来对地球面临的灾难袖手旁观,这可能吗?
同样有争议的还有雷神。雷神成为邋遢的肥宅,战斗力减弱,为了解他的路人粉带来了更多笑料,但对于深爱着这个角色的铁粉来说,这种堕落行为也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此外,完全被抛弃了的时空逻辑,为了玩梗而把角色过度喜感化、轻浮化,在打斗场景上对各英雄战力的粗糙设计,都是核心粉丝颇为诟病的点。
不过,和任何一部电影一样,核心圈层的铁粉都比较小众,更外围的路人粉才是票房主力。漫威选择牺牲部分死忠老粉,服务更广大的路人粉。一直以来,漫威都贯彻这样的策略,最早让漫画粉参与改编,之后随着电影粉的壮大,就越来越关注广大电影粉。比起“尊重原著”,安排更多更燃的特效大场面才是第一要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