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的“大淘金”时代(3)
到2022年上半年,快手短剧创作者规模超过10万人,其中粉丝量过百万以上的大V超过2220个;而这些创作者们目前在快手已累计推出了1.2万部短剧,其中快手星芒短剧过去一年播放破亿的项目就超过100个,总播放量超500亿。
这些聚拢来的创作者,有多少能看到收益?快手短剧业务负责人于轲在群访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数据,快手短剧有将近50%的人ROI可以大于1,有将近20%—30%的人ROI可以大于2,这跟传统网剧相比已经算是非常不错。
快手短剧业务负责人于轲
这主要是源于短剧和传统内容行业的差别。内容赛道出现二八效应是必然的,但由于用户规模更大、基本盘更大、流量也更丰富,如于轲做的比喻,“这个三角形不会特别的‘锐角’,它的腰会更粗一点。”仍有志于内容的创作者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
“现在就是短剧的‘黄金时代’。”陆添用这句话作为现场演讲的结束,而短剧行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四年的奔跑发展,最近一年的全面开花,一个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完整生态,在以快手为代表的平台上扎根、生长并繁荣起来。
短剧“金矿”,储量未探底
短剧,一种极其年轻的业态。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业者和行业观察者,最核心的仍然是“商业化”:能不能形成商业模式闭环?创作者能获得多少变现回报?平台做短剧的收益能否支撑长期发展?都是决定行业到底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快手似乎是距离答案最近的一个。在此前的认知中,快手短剧的变现核心是短视频逻辑下的红人经济,即通过短剧吸粉、固粉,再通过电商带货变现。比如古风短剧大女主@御儿(御之梦) 就早早实现了单场带货GMV破千万,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而随着短剧的发展,用户对内容本身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短剧生态已经建立更完整的商业转化能力。
今年双十一前后,淘特APP和快手短剧合作了#追剧也免单 的整合营销合作,在大促节点利用创新短剧内容打响搜索免单心智,周期内共合作了10部爆款快手星芒短剧,共计植入51集。短剧商务合作不少见,但如此集中爆发的声量,让品牌方看到了短剧的更多打法。
双方还匹配了内容之外的更多联动,比如短剧主创的剧宣直播加持,带动效果转化;周期内,淘特还在快手站内发起了征稿活动,与短剧达人共创的方式获得了以小搏大的效果,站内共有6万+达人参与,产出9万条作品,获得了178亿+的站内总播放量。
无论是本身的曝光度,还是短剧VV占比跃升为快手头部垂类水平的商业化站位,都让其在整合营销方面表现出更多优势。这也得益于内容上的突围,当短视频的营销效率遇上短剧急剧增长的口碑和播放热度,获得品牌方的青睐实则有其必然性。
比如今年9月唯品会和快手星芒短剧《再婚》的合作,后者凭借对30+女性市场的深度触达,实现总播放量近10亿。而唯品会也是快手短剧复投率最高的品牌之一,通过十余部快手短剧植入,已赢得5.3亿潜在人群的有效触达。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