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别观察:14岁小童星的“硬汉”养成记|视频(2)
其实,在潘礼平团队里,葛弈德算不得最耀眼的那个,之前比较成功的角色就是林冲和吕布,不过这次不一样,葛弈德成为了天真派正在拍摄的《天真派西游记》里戏份最重的孙悟空。潘礼平透露,为了训练葛奕德的肢体动作,也为了让葛奕德从内心找到与角色的共鸣,剧组甚至花了十几万给他请了全国最好的一个猴戏老师。“这个猴戏老师是德高望重的,是这一行非常深入的,但当时为了花这个钱还是有点犹豫的,因为这花不少钱,起码都是十几万,而这个猴戏只是表演里面的一个方面,就花那么多钱,过去我们没有这么做过。”
对于自己团队产出的作品,潘礼平给它定义为少儿影视,网上各方面的夸赞和质疑交织在一起,他不是没有看到,但他有自己坚持和用心投入的理由。“不要小看孩子,我们跟孩子交道打多了,就感觉有些孩子,他好像只有那么几岁或者十来岁,但他这种天分,唱歌也好,演戏也好,理解能力也好,有的时候无法用物质去衡量,成年人大大的小看了他们。”
背井离乡,世俗眼光,童星背后的光环与艰辛
葛奕德出生在郑州一个普通的中产之家。爸爸是一名编辑,妈妈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个四岁的妹妹。在他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发现儿子有音乐天赋,因为当时妈妈在新华书店工作,家里的音乐磁带比较多,经常会放一些早教音乐,路还走不利索的葛奕德就会跟着音乐节奏摇摆。到了五岁,葛妈妈便给孩子报名了钢琴班,初衷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气质,却不曾想这为他日后步入演艺行业埋下了伏笔。
虽然中国人历来有盼望子女成龙成凤的传统,但葛妈妈以前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会在小小年纪就去做一名演员,直到葛弈德在10岁那年,懵懵懂懂地登上一个童星选拔大赛的舞台,弹了一首肖邦的钢琴曲,穿着皮裤大衣唱了一首张杰的《逆战》,就意外得了特等奖。“他从来没学过,也没有练过,但是非常自如的在台上走,那样一气呵成的表演出来了,评委就也非常震惊,葛奕德那时候特别开心,它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别的孩子还不大一样,其他得到奖的孩子也没有特别兴奋。” 葛妈妈认为,也许在那一刻,葛奕德就对自己的表演天赋有了信心,所以此后葛奕德说想去做演员的时候,家里也并没有反对。
之前为了拍戏,葛奕德和家人经常辗转于郑州和长沙两地,表演和学业难以兼顾,上了初中后,这个问题尤为明显。2018年11月,家长和经纪团队商量后决定让孩子转学来长沙,“一方面这里的教育好,另一方面也能方便拍戏和工作安排。”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经纪人也担任了监护葛奕德的责任,帮他打理从工作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周一到周五葛奕德住在学校,周末就住在公司安排的公寓里,和《天真派西游记》剧组的工作人员一同生活,为了保证不耽误学习,戏多的时候,团队还给他请了老师补课,而葛妈妈只能每个月抽空一两次来长沙看看儿子。“会舍不得,包括有时他指中间有两次去北京,路过郑州,但是他都不能下车。他会微信说妈妈我到郑州了,最近这一次我还专门发了朋友圈,肯定是难受,但是孩子为了自己的未来,这个事情肯定自己必须要经历的。”
令葛妈妈意外的是,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后,葛奕德变得更加懂事了起来,以前还有些叛逆不听话的他,现在对自己的未来和学习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实际上,第一次感受住校生活的葛奕德,也没少在心里自我调解。“你在外面拍戏久了,再回来,跟同学们又聊不来,刚开始也不适应自己一个人在学校,除了学习,回来就睡觉,手机也不在身边,也不能及时去给我爸妈打电话,这时候就觉得很孤独。但可能是长大了要面子吧,确实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在这边过得不好。”
可能是长期面对镜头的原因,镜头前的葛弈德看起来要比一般的同龄人老成许多,要不是还在变声期的声音,以及时不时稚嫩的自我调侃,没有人能猜得到他才14岁。
对于很多童星出身的演员来说,14-18岁是转型和上升的关键期,如果说在此之前,拍戏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爱好,是为了丰富文艺生活,那之后要面对的,就是一道提前而来的选择题,是否要继续走演艺道路,这事关孩子们对职业和人生选择。
签约公司,有经纪人,十几岁就成为投资几千万的电视剧的主角,葛弈德很早就成为了影视工业运转里的一环,他比其他人更早地接触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也通过作品磨砺了自己的演技。潘礼平一再强调签葛弈德这样的小演员,并不是为了发展艺人经纪,而只是为了方便作品拍摄。“我们没有去打造童星或者从事演艺经纪,主要的目的还是拍好这些剧。一方面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对于千千万万的孩子、观众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优质的内容,卖得起一定的价,进而支撑我们做好这种有价值的事业。”
但演员的培养也经常是出乎当事者意料的,之前早有先例,当初李少红版《红楼梦》选秀时,谁会想到那里面可以走出李沁、姚笛、杨幂、杨洋等这么多的今日之星。十几年以后,像葛弈德这样的小演员将会如何,只能留待时间给答案了。
喜欢记得分享朋友圈哟
延伸讨论
你看好当童星的发展吗?
视频集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