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餐桌上一场持续了千年的较量(2)
到了明代以后,这样的格局彻底发生了改变。据《明宫史》所说,皇家过年的餐桌上就有了烧猪肉、猪肉包等一系列猪肉硬菜。明代后期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岁用牲口数记录则是18900口猪,10750头羊,可见猪肉已是后来居上。
餐桌上的变革,实则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即使明代朱姓皇帝曾严令禁止杀猪,违者重罚,也无法阻碍由人口空前繁衍所带来的畜牧业萎缩等问题。猪吃得杂,饲养的用地面积小,猪粪还可以做肥料,比起羊来,养着要划算太多了。在同面积土地能产出养活十倍人口粮食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种谷物、养猪,而不是放羊。朱姓皇帝的禁令也仅维持了三个月便作废了。
也因此,虽然清朝皇帝从关外来,也并没有改变这种“猪强羊弱”的势头,反而更加明显。每至春节,整个京城的猪肉消耗量能达到10万斤。猪肉的地位也是飙升,在乾隆的除夕大宴餐桌上,有猪肉65斤、野猪肉25斤,而羊肉只有20斤。
4.
时至今日,就饮食习惯而言,猪肉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的主流,羊肉则主要在部分的北方地区受到青睐。不过,也有个别的南方地区,由古老传统延续而来的饮食习俗仍然涵养着当地人的味蕾。
四川简阳,便是其中之一,此地有着悠久的养羊、吃羊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此时简阳还叫牛鞞,“户户具鸡豕,十里闻羊香”就是此地的写照。据《简州志·职官》记载,在牛鞞县,历任县长中有一个叫董和的人,他与此处羊肉吃法的起源有着些许关系。
相传某日,牛鞞县的一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船过河,由于船小拥挤,一只成年公羊不慎落水。羊也不会游泳,很快便沉入河底。没想到江中鱼儿被沉羊所吸引,争相啃食,这一幕刚好被一渔民看到,便撒网捕鱼。到了家中,剖开鱼肚,渔民发现鱼肚里满是羊肉,于是他突发奇想,洗净鱼身,连着鱼与其肚里的碎羊肉一同下锅烧煮,没想到出锅后汤汁嫩白,羊的膻味和鱼的腥味还就此中和。消息传开,县长董和也来尝试做这一道菜,菜名也就定为了“董和鱼羊烩”。
这便是简阳羊肉汤起源的一种说法,至于真实程度,也不可考。也有说羊肉汤最早是当地人向三国名将简雍进献的药方,当时简雍积劳成疾,久治不愈,一老者提供了羊肉炖萝卜这一方子,简雍一吃,果有奇效。后来,人们又在汤中加入猪骨、鲫鱼等料,炖的时间延长,一瓮子锅水通过十个小时左右的熬制,那汤最后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汤色也变得又白又香。
古传的熬制方法实属一绝,但在简阳羊肉汤封神的路上,也还有些阴差阳错的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简阳羊肉汤,用的是当地产的大耳羊,其肉质细嫩且有嚼劲,膻味也低。大耳羊是一个杂交类群的后代,其血统里,一部分是简阳本土的“火疙瘩山羊”,一部分是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的“努比羊”。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华西医科大学将宋美龄托管的美国赠送的10只努比亚山羊, 用以改良简阳龙泉山脉一带的本地羊,才诞生了助力简阳羊肉名震一方的大耳羊。
当然,简阳的美食不仅仅只有羊肉汤,羊肉汤只是简阳餐饮九绝里的一绝。其余诸如海底捞(没想到吧,海底捞的创始地是简阳)、简阳豌豆汤、吴氏大枣兔、月英凉粉、云龙水酥、贾家毛鸭子、蒋卤鹅、手撕盘龙鳝,皆是饕餮客们不容错过的美食。
四川的千年美食文化,怎能错过简阳呢。
参考资料:
冯炳志,冯筠凌.简阳大耳羊[J].四川畜牧兽医,2000(09):46.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超会买”,每日精选好货。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超会买”,领取隐藏优惠。
手机淘宝搜索“谈资超会买”,跟着买就对了。
(责任编辑:admin)

贾玲成功减肥100斤 新片《
郭富城担任领克汽车品牌大
《繁花》让黄河路人多到新
2024山东春晚阵容官宣 山
《三体》剧集预告片发布
檀健次代言滴滴出行 滴滴
尹恩惠为什么突然
人到中年,我终于
易烊千玺独家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