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快男(下):变脸变心变画风,逐梦演艺圈的好少年糊了(3)
饭圈开始凭借网络独立发展,以造星为目的的选秀由于“投票”核心未变,逐渐变成饭圈独自经营的小圈子文化。小圈子文化的意思是,尽管这个小圈子的疯狂能给你非常亮眼的数据和收入,但出了这个小圈子,你的节目得不到任何路人的眼神。
所以那些被节目塑造的艺人们也开始陷入“出道即巅峰”的命运:
因为把他们投出来的那部分人,迟早会因为新墙头的出现而跑路;而符合饭圈审美的他们,在主流大众心里没有姓名。
2010快男的“高高登顶,迅速糊掉”跟饭圈养成和公司经营不力有脱不开的关系。
另外,实力太差也注定他们在娱乐圈寸步难行。
2007年,韩国大势男团开始登上湖南卫视,韩庚和崔始源第一次上快乐大本营的时候,造型、气场、技能和舞台表现全方位吊打国内所有选秀艺人和人气偶像。所以当时的芒果秀粉对于韩粉来说,处于鄙视链下层,芒果选出来的艺人大多也只能走综艺咖,很快就糊。
一直到2010年,快男快女的舞美和造型依然一言难尽,最终选出的“爱豆型歌手”实力也非常弱鸡,只能在极小的圈子里称王称霸。
不过,一年比一年差不是没有道理的,2010快男发展虽然不尽人意,不过好歹有2017快男垫底,倒也不担心是最差的一届。
现在的他们,还是出落成不少帅哥,即使不听音乐,看看脸也是好的。
忙内吴俊余演了《艳势番》的杨真
不过今天的结语,我不太想评论这群已经30岁的偶像,也不想探讨他们的人品和才艺,我想讨论另外一件事。
前面说过,李行亮一句话flag了大部分人的命运,他们之所以糊,之所以走的困难,是时也运也,也有那7分打拼不足够的成分。
从硬件来说,最后真正出圈的人,只有写了《愿得一人心》的李行亮,但抛开作品本身,我觉得求学之路真的极大地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
李行亮和其他选手在一起的时候,最大的差别不是颜值,不是唱功,不是经历,而是他看世界的角度。这个需要仔细看节目才能体会出其中差别,也很难以用言语总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