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2)

时间:2019-04-27 08:18 来源: 作者: 阅读:

在华人文化和Discovery宣布的业务合作中,主题公园自然更受到外界关注,黎瑞刚表示,“华人文化会将Discovery的内容与度假体验相结合”,浙江莫干山已有占地180亩的Discovery拓展营项目,这自然同华人文化规划的主题乐园不在一个量级。

“我们是有实体投资的,不仅是一些拓展训练活动,还有度假村等体验场景”,黎瑞刚表示到,在落地区域上,华人文化方面认为,“中国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具备开发价值”。

对于同时牵手乐高乐园和Discovery两大IP的华人文化而言,外界关心的是二者的推进节奏是怎样的,在黎瑞刚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园开发模式。

乐高乐园在全球已经有八家主题公园,所有产品已经由默林集团设计完了,目前推进情况是正在和地方政府做深入洽谈工作,“它是一个落地的过程”,黎瑞刚表示道。

在主题乐园这种超级项目中,地方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上海迪士尼的最终落地此前则是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谈判,华人文化此前对媒体表示,地方政府希望默林集团能够有一定比重的重资产投入,而不是仅仅是一种轻资产运营,因此乐高乐园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的落地过程,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这里涉及到了大量复杂的评估和测算,不会很快达成利益模式。

不同于迪士尼、乐高乐园,Discovery则是另一种开发模式。Discovery本质上则是一个媒体品牌,其以人文、科技类的纪录片享誉全球,在长期积累中拥有大量片库等内容资源,在强大的品牌支撑下使得Discovery本身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国际IP。

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

“Discovery之前没有这样的产品(主题公园),我们要根据这个IP,从零开始,与Discovery一起进行开发设计”,黎瑞刚表示到,华人文化会在大品牌下面,重新设计一系列用户可消费的体验式产品。

具体合作上,黎瑞刚表示产品将由华人文化和Discovery共同研发,项目建成落地后,运营则以华人文化为主,“Discovery会对品牌、品质、价值层面的把控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事实上,华人文化的文旅布局并非全部为重模式。2018年7月,华人文化宣布与新加坡的动画工作室One Animation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用“奇宝萌兵”IP在线下娱乐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同全世界范围内优质IP合作,进行线下转化或赋能即是华人文化文旅业务“轻重并行”的打法。

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

遵循两大原则:家庭娱乐和青年文化

对于Discovery而言,如何走出美国本土开展更丰富的活动是其近几年的一大工作。去年,其同上海SMG合作的纪录片《跟着贝尔去冒险》就是不错尝试。Discovery这些年在全球布局已经突破原有的内容界限,其欧洲公司更是在体育方面异军突起,收购奥运转播版权,控股Formula E电动汽车方程式比赛,包括近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马术比赛也是其体育业务领域的拓展。

“中国市场需求在这,Discovery很愿意先来这里尝试”。Discovery在美国本土市场仍将更多的工作放在了内容与发行层面,本土市场之外展现往线下等多领域拓展的野心。

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

“我们期待携手华人文化在线下主题娱乐领域丰富的开发运营经验,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充满乐趣的娱乐体验”,Discovery 分管大中华区和韩国的副总裁兼总经理邱煌表示。对于Discovery而言,这几年在线下文旅板块有着良好布局的华人文化,是不二选项。

将华人文化的文旅模式同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容易发现其同复星旅文类似,都是与国际IP进行合作,然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本土化”改造与开发。例如华人文化的Discovery主题乐园将适配与中国地理,复星旅文则在Club Med模式中开发了Club Med Joyview 品牌。

但不同于后者“买买买”的模式,华人文化更乐意大家一起“通力合作”。

对于华人文化而言,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模式:华人文化此前表示乐高乐园以外方为主运营,而在Discovery主题公园项目中,黎瑞刚表示后期运营将完全以华人文化为主。

不同于此前万达文旅城一个模式“复制”到底的开发方法,华人文化和复星旅文另一个共同点是,产品丰富多样,以消费潮流做产品驱动。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建农此前接受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采访时表示,复星关注的不是产品渠道,而是消费者需求。无论是Club Med、亚特兰蒂斯酒店还是合资旅行网站托迈酷客,瞄准的都是偏高端旅行消费人群。

华人文化的线上、线下产品则始终如一,遵循着两个消费趋势:家庭娱乐和青年文化。

“城市化和中产阶级增长进入到一定程度后,家庭型消费是重要消费形态,另外教育和娱乐相结合的形态,是青年文化重要的消费体现”,在黎瑞刚看来,Discovery的教育产品和主题公园分别代表着这两种消费潮。

“过去几年我们做了不少中外合资的内容,其中的一个经验是,必须要以一个系统性的认知来看待,需要优秀的团队,需要长期投入的心态,慢慢地去养”,黎瑞刚在接受娱乐资本论的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采访时表示到。

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

尽管Discovery乐园有可能最早落地于中国,但华人文化没有想过往世界“复制”的前景,黎瑞刚表示“中国人在这方面还得谦虚点,要老实点,人家积累了这么多年,我们要老老实实学习”。

目前华人文化和Discovery在两项产品的开发上都已经开始组建团队,教育产品已经在设计软硬件产品,主题公园层面,“产品细化工作已经启动起来了”。

“现在做项目从产品到最后运营,很多细节都要充分考虑,所以未来我们还会有一些挑战,如何建立由持续运营能力的运营团队”,黎瑞刚表示到。

拿下Discovery乐园IP,华人文化“迪士尼”梦的野望与谦卑 | 对话黎瑞刚

上海梦中心概念图

对于华人文化的文旅项目而言,户外大型主题乐园始终是最具挑战的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