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纪念刘和珍君》之外的刘和珍

时间:2019-03-18 22:43 来源: 作者: 阅读:

1

刘和珍与林徽因、邓颖超一样,生于1904年。当她最终在“三一八”惨案中离世、因鲁迅的一篇《纪念刘和珍君》而闻名后世时,也还不到22岁,跟如今的关晓彤一个年纪。

刘和珍的父亲刘九皋是安徽歙县人,后来迁往江西,娶了南昌人何氏为妻,她也就是刘和珍的母亲。因为生长在江西,所以在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时,刘和珍写自己的籍贯为江西南昌。

刘和珍13岁丧父,后来一直与母亲及弟弟相依为命。虽然生活窘迫,却阻碍不了她读书的热情,很快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她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思想,她慢慢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一个没有男尊女卑、没有等级压迫、没有礼教束缚的世界。

《纪念刘和珍君》之外的刘和珍

她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寻求改变。当时江西女师有严格规定:学生在校不准会客、不准通信、不准出校门、不准参加社会活动。刘和珍不服,联络女生四处奔走,最终当局责令女师修改校规。校方连开除刘和珍也做不到,只有给一个记大过处分了事。

刘和珍胜利了。1923年1月,她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加入的还有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和《清贫》的作者,后来赫赫有名的党员。他们都是江西第一批青年团员。

2

虽然精力多用在了课堂之外,但刘和珍的成绩并没有下降。秋天,她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很快又因为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升级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进入了英文系就读。学校的教师中有鲁迅、林语堂这样的名人,而国文系也有许广平这样跟刘和珍一样勇于向上的女生。

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以后,刘和珍生活朴素,和在南昌读书时没有两样。她的同学回忆说,她是没有镜子的。几绺短发,每天早晨只是忙乱地梳几下,就算梳了头。

热心社会活动的刘和珍,入校不到一年就被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渐渐成为北京在校生的领导者之一。而在刘和珍入校一学期之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杨绛的姑母杨荫榆,成为了北京女师大的校长,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纪念刘和珍君》之外的刘和珍

杨荫榆要求在校生安心学习、不要过多参与社会活动,这激起了刘和珍的不满。校方的要求约束不了刘和珍。1925年1月,以刘和珍为主席的女师大自治会决定:不承认杨荫榆的校长身份,并将其驱逐出学校。

杨荫榆之后将刘和珍、许广平等六名女生开除出校,但开除的公告很快被撕毁,杨荫榆甚至无法迈进校园一步。整个1925年,刘和珍都是在与杨荫榆的对抗中度过的,并最终见证了杨荫榆的离职。

但刘和珍却并非一直都是咄咄逼人的模样,人们更多的是记得她的和蔼。林语堂后来回忆,有一天晚上很冷,刘和珍十点独自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他家里。这是为了女师大演剧而借的衣服,刘和珍一家一家地分还。虽然已经很晚,但刘和珍依然笑容满面,说“不累”。个人的辛劳,似乎全不在她心上。

3

1926年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张作霖的奉军交战。支持奉军的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致死伤多人。国民军反击之后,日军以北洋政府违反《辛丑条约》为由,要求执政段祺瑞撤除大沽口防务。英法美意、荷比日西八国军舰云集大沽口,发出以武力相威胁的最后通牒。

北洋政府声称通牒内容超越《辛丑条约》之范围,所以“不能认为适当”。列强未作答辩,双方一时静悄悄。3月18日,数千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中午会后2000人的请愿队伍到达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政府国务院,要求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

刘和珍本来可以不参加的。她这天起一大早,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向系主任林语堂打电话,申请停课一天。被准假后她就赶往宿舍分发标语小旗。有人发现她不对劲,说话有气无力,精神很差。问询之下,刘和珍说她得了重感冒,但待会儿吃个药就行了。

所以这一天的活动,刘和珍是抱病强行参加的。 她在请愿团中挥舞校旗,但门口的卫队,手里拿的却是枪支。段祺瑞当时并不在门内,而总理贾德耀眼见势大,直接从旁门溜走了。没有人出来平息事态,双方很快产生了冲突,跟着卫队开枪。

写《背影》的朱自清,当时走在队伍的最后。一阵枪响之后,朱自清感到旁边人的血流到了他的手背和衣服上。后来他写道,“全场劈啪的枪声外,是一片大静默,绝无一些人声。什么‘哭声震天’,只是记者先生们的想当然耳。”

《纪念刘和珍君》之外的刘和珍

三一八惨案中,有四十七人遇难,近两百人受伤。其中最出名的,是刘和珍。子弹从她的背上穿入,斜穿心肺而出。同她一起牺牲的女性,还有女师大的杨德群、燕京大学的魏士毅。

在罹难前两天,她上交了她的英文作文“Social Life in the College”。

“It is said,the most happy day is the period of student. I can’t agree with it.I believe that here would never be any happy day in the world,and that the period of student is also trouble. ”

(人常说,学生时期为最快乐之日,但是我不敢赞同。我相信世上永无快乐之日,而学生时期,亦多纷扰。)

刘和珍常常懊悔自己以前旷课太多、英文程度太差,但在求学上却是很心切的。她问过精通英文的林语堂很多次,如何才能提高英文水平;而林语堂让她买的牛津词典,她也很快就买来学习。

像她这样执行力强的人,决定要做一件事,一定能做好。她也是林语堂“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当天早上请假时,林语堂考虑到这次的集会“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叮嘱她凡有请停课的事宜要尽早接洽,却不知道这是跟她最后一次通话。

4

如果那天病到不能起身,刘和珍本来是可能有另一种人生的。

她上大学前已经订了婚,未婚夫叫方其道,江西定南人。方其道比刘和珍大十一岁,曾经借住在南昌毛家园47号刘和珍家中,由此相识而在1921年订婚。方其道资助了未婚妻的大学学费,两人相约毕业后成婚。

然而没有成婚的那一天了。当天方启道也在北京,劝患病的未婚妻不必去,但刘和珍没有听。在执政府门口,两人曾远远地见着一面——最后一面。到了晚上,方其道见到的刘和珍已是遗体,他放声大哭。

刘和珍牺牲后,方其道送上的挽联是:

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惜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
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疆场共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

刘和珍牺牲半个月之后,鲁迅写下了后来进入中学教科书的《纪念刘和珍君》;4月,段祺瑞政府倒台。但这些,那个面容清秀、风华正茂的纤弱女生都看不到了。

《纪念刘和珍君》之外的刘和珍

2011年,在原来的女师大、如今的北师大校园内,竖起了一尊刘和珍的汉白玉雕像。许多人在雕像前静默伫立,心中流过的,也许都是教科书上的那些读了又读的句子。

参考: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方其道《未婚妻刘女烈士和珍事略》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