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娱乐最前沿,一个专注明星八卦的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明星动态 > 正文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2)

时间:2019-02-13 08:27 来源: 作者: 阅读:

家居、电器、建材是主要三大广告类型,品牌虽都未必是一线知名品牌,却在三四县城市乃至小县城都有用户基础,代言人也相对稳定,变换不大,比如2015年起启用演员张嘉译为品牌代言人的亚丹衣柜,还有2013年起就代言亿田集成灶的林志颖。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广西是摩托车大省,电动摩托车行遍地开花,而大多数的电动车品牌都会配备香港知名明星。比如代言广州合美电动车的许秋怡,而曾志伟仅仅在2012年出席金彭电动三轮车的品牌工程发布会,至今却还作为形象大使用于广告牌中;从2006年起就代言超威电池的甄子丹,因其影视作品带来的影响度,现也成为许多车行喜欢配备的电池品牌。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小镇上的香港品牌渗透居多,广告牌上采用的明星多为老牌明星,可能在小县城里并不依靠明星来带货,只做一个形象的展示,增加品牌可信度。老旧的周百福户外广告牌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估计已是2015年悬挂,因为那一年周海媚成为了周百福的品牌代言人。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台湾艺人也是许多广告牌的常客,虽大多也是年轻艺人,但其大火时期已多数是在千禧年初。已经倒闭的七色花饰品店,商户外就曾悬挂过SHE、萧亚轩等代言人的广告牌,今年回乡却已遍找不到。

每走两步就能碰到的奶茶店,基本不启用代言人策略。小镇的奶茶店多传承台湾和香港的风格与口味,如有内地的外来品牌入驻,就会显得格外显眼。今年回乡才发现武汉的一个新奶茶品牌吾饮良品,店外悬挂着的横幅印着作为代言人的潘玮珀形象,似乎还是新店的优惠活动广告,与春节时贴的春幡(北方叫挂钱儿)形成有趣的对比。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最令我没想到的,是在小镇里居然也能看到鹿晗、蔡徐坤和易烊千玺的广告牌,这是以往多年回乡祭祖都没遇到过的“盛况”。在最热闹的地段,vivo承包了所有的视线,鹿晗与刘雯的广告牌被悬挂于多处,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见到流量明星和超模的广告牌在小镇里出现。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而2018年刚成为vivo X23最新代言人的蔡徐坤,也总与手机门店的新春优惠活动搭配,门店的年轻人比想象中的少,每一个进店购买手机的居民,对这位年轻小生的印象总是略显模糊:“这是哪位明星呀?”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如若不是手机厂商与互联网公司的下沉,这些偏远南方小镇的居民,可能并不会特别留意这些新鲜面孔。华为品牌的知名度并不能阻止他们对nova4代言人易烊千玺酷酷的脸若有所思;那家常去的牛杂店老板在世界杯期间往门外贴了一张印有杨洋头像的海报,宣布本店已加盟美团外卖,至今都没有撕下来。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对我而言,我以为这个小镇永远不会使用外卖这种服务,而那些流量明星的广告牌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在大街小巷,然而一个城镇的发展与变化,是你永远也想象不到的。就如不知何时拨地而起的商品楼,把你小时候恣意在草地间奔跑的记忆全部抹去;而随处可见的广场舞,取代了老人们原本在公园里自弹自唱的粤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粤语爱用仔和佬,红绿搭配满街跑

By 方方

坐标:广东肇庆某x线小县城

小时候,很多发廊经常会用明星的大头照来当作发型模版贴在玻璃门前,张娜拉、安七炫、林心如、郭富城等等非互联网时代的港台韩当红艺人都是玻璃门前海报的常客。海报上的男明星一个个梳着刘海扎到眼睛的非主流发型,女明星大多数要么是棕色的长直发,要么是黄色的面条卷发。那是最流行这些发型的时代,也是侵权使用明星肖像最频繁的时期。

虽然不知道这些海报有没有实际作用,但那会儿几乎是所有发廊的标配,正如外墙上最显眼的彩色旋转灯筒。

十几年后,再仔细留意发廊外面的海报,明星海报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发型模特的照片,但非主流的发型却几乎没变……

观察家乡城区里所有的广告牌和店面,使用明星肖像的只有4家店。或许在小地方里,对比大字报,明星的脸反而没那么有吸引力。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对比北京地区一条街上往往会是清一色的同款招牌,粤语地区的店面招牌多采用红色,但其他配色就没有他们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红配绿什么的都是常态。也正因为招牌五颜六色,像香港、澳门里店铺密度大的街道都能成为摄影师的拍摄地,也成为粤语地区、海外华人地区的标志性街景。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由于口语表达和文字都与北方地区有区别,粤语地区的店名也相当有区域性特色。

比如我们家乡城区里数量最多的店铺当数小吃店,起名都相当有亲切感。其中“x记”当选【最受欢迎店名】,基本上一条街100米内就有2-3个“x记”(x多为姓名中的其中一个字)。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老板的昵称也经常会成为店名,这在南北方似乎都很常见。但广东地区更倾向于用粤语文字。比如肥佬xx、矮仔xx、高佬xx,似乎通过店名就能判断在店里面忙活的人当中,谁才是老板。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在招牌上用本地文字也算是一种特色,本地人看着亲切,外地人看着懵x。


比如“炸野”,意思就是“油炸的小吃”。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有一种写法是用笔画简单的同音字替代笔画复杂的字,让路过的人更容易辨认,比如摩托车修理店会写成“么托车”(粤语中,魔和么同音)。

还有一种店名是各种亲戚的叫法都用一遍就不用担心店名重复了。

春节返乡报告:小城镇的户外广告经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