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帝王之术(万历皇帝趣事9则)
01
万历和张居正的相关曾经有多好?
1、
万历二年(1574年)五月八日,张居正肚子疼,告假在家养病。
万历知道后,亲身下厨做了一碗辣面送到张家。
还送了镶金象牙筷一双。
并让时任内阁次辅的吕调阳随着一路吃这碗面。
PS:
此时的万积年仅十二岁,这是他今生第一次也是独逐一次亲身下厨。
《万历起居注》载:
八日辛巳,上御文华殿讲读,时辅臣张居正偶患腹痛。
上知之,手调辣面一器以赐,并辅臣吕调阳,各赐金箱牙著一双,同食。
2、
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归天。
还没等张居正上疏哀求丁忧,万历就把旨意下到了吏部,不让张居正回乡守制。
只应承其在49天之内不上朝,但仍是入阁服务。
吏部题:
大学士张居正闻父丧,奉诏书:
“朕元辅受皇考吩咐,辅朕幼冲,安宁社稷,朕深切倚赖,岂可一日离朕?
父制当守,君父尤重,准过七七,不随朝,仍是入阁服务、侍讲读。
待制满之日随朝。你部里即往论朕意,着不必具辞。”
在张居正第三次上疏哀求丁忧之后,万历如故不核准。
只准让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和司礼监的宦官一路出京回湖北田园。
得旨:
“朕为全国留卿,岂不轸卿急切至情,忍相违拒?
但今天卿实不行离朕阁下。着司礼监差随堂官一员,同卿子编修嗣修,驰驿前往营葬卿父,完日即迎卿母来京侍养,用全孝思。
卿宜仰体朕勉强眷留至意。其勿再辞。该衙门知道。”
随后,“张居正不丁忧”引起言官的凶猛阻挡。
万历也是绝不手软,直接把跳得最欢的几个,拉到午门打板子。
二十二日乙己,翰林院编修吴中行、检修赵用贤、刑部员外艾穆、主事沈思孝,各上疏论辅臣张居正守制事,上览之大怒。
是日降旨,命锦衣卫逮至午门前,中行、用贤各杖六十,发回原籍为民,永不任命,穆、思孝各杖八十,发极边卫流放,遇赦不宥。
二十四日丁未,上御文华殿讲读。
刑部服务进士邹元标,上疏论辅臣张居正守制事,上以其具疏在先,未闻敕论,命姑照艾穆例廷杖八十,谪极边卫分流放,遇赦不宥。
3、
万历六年(1578年)三月,张居正正式哀求回湖北田园葬父,但万历只给了三个月假期。
并在临行前,重复暗示本身一天也离不开张居正,让他把家里的工作处理赏罚完了就赶忙返来上班。
说到最后,万历和张居正一路哭了。
这也是万历第一次在臣下眼前失态。
PS:
假如不是后头产生了一些事,老王是真的信托万历和张居正之间就是刘禅和诸葛亮的相关。
十一日壬戌,上御文华殿讲读,是日讲毕,上御文华殿西室,召元辅张居正面辞。
居正入,致辞云:
“臣仰荷天恩,准假归葬,又特降手谕,赐盘费銀兩、内外及银記一颗,臣仰戴恩眷很是,葬送难报。
上云:
“老师近前来些。”
居正至御座前,上谕云:
“圣母与朕意原不愿放老师回,只因老师情词诚心,恐致伤怀,特此允行。
老师抵家,事毕即望速来。
国度事重,老师去了,朕何所倚托?”
居正叩首谢,因奏言:
“臣之此行,万非得已。
然臣身虽暂违,犬马之心,实无时候不在皇上阁下。
伏望皇上保爱圣躬,今大婚之后,起居食息尤宜审慎,这一件是第一紧急事。
臣为这天夜安心不下,伏望圣明万分撙节保爱。
又数年以来,事无巨细,皇上悉以委之于臣,不复劳心。
此后皇上却须自家把稳,莫说臣数月之别,未必便有差误。
古语说:'一日二日万几。’
一事不谨,或贻四海之忧。
自今各衙门章奏,望皇上逐一省览,亲赐裁决,有相关紧急者,还召内阁诸臣,与之面相商确。
诸臣亦皆通常与臣齐心为国者,谅不负皇上之委托也。”
上曰:
“知道了。远程保重,抵家勿过哀。”
居正因感圣慈悯念,不胜感恋,伏地抽泣,不能叩谢。
上云:“老师少要悲哀。”然天语未墨,亦哽咽流涕。
居正叩首而退。
上谓阁下云:“我有好些话,要与老师说,见他哀痛,我亦哽咽,说不得了。”
4、
张居正前脚刚出北京,万历后脚立马给内阁次辅吕调阳动手谕,明晰汇报内阁“留守班子”:
统统都要按张老师定的端正维持朝廷的运转,碰着大事你们不要拿主意,统统等张老师返来再抉择。
假如奏疏其实是万分紧张,那就立即让人马一直蹄送到湖北去,不要再入京了。
十五日丙寅,上手敕论辅臣吕调阳等曰:
“朕以冲年践祚,凡事都烂魅张老师公忠副手,卿等所知。
今虽暂准给假,不久便来。
一应事宜,都只仍是。若各衙门有乘神秘行事故的,卿等宜即奏知处治。
大事还待老师来行。”
调阳等疏奏,言:
“伏奉圣论,臣等恭览至再,仰见我皇上信赖忠贤,慎守成法至意,无任悚服。
首臣张居正忠义才略,委过人远甚,我皇上自践祚以来,客气任之,首臣居正殚竭心力,不避劳怨,孜孜夙夜,替襄化理,于今七年,百度皆已就叙,无容改观。
臣等才虽不逮居正,而奉国之心则靡有二,百司庶府奉法惟谨,当亦无敢或乘机事故者。
假若有之,臣等即遵奉明论,奏知处治,以杜奸人窥探之端。
遇有工作重大、费处分者,亦先奏闻皇上,待臣居正至日,定议请行。
全部原奉圣论,谨尊藏在内阁,臣等旦夕省阅,异日仍示臣居正,俾益戴德图报。
臣等谨具题以闻。”
02
为什么万历和张居正会交恶呢?
5、
导火索是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内监被杖毙变乱。
其时万历最亲热的宦官是乾清宫的管事宦官孙海、客用两人。
一天夜里,万历和他们俩玩嗨了,喝得有点多,就打死了俩小宦官。
李太后知道这件事之后,让万历跪了一夜。
并半恶作剧、半是发狠地汇报万历,要把他废了另立潞王(万历亲弟弟)。
并让张居正代拟罪己诏,颁示阁臣。
张居正来了之后,当即代笔拟好罪己诏,话说的还很重,让万历内心很难接管。
还不算完。
张居正回到内阁之后,又连上了两道奏疏,要求加重对孙海和客用的处分。
并扩大处罚的范畴,要把司礼监秉笔宦官孙德秀、温太及掌兵杖局周海等人所有夺职。
再让全部内监所有写一份深刻搜查,听候处理赏罚。
一通操纵,比亲爹训儿子还狠。
万历此时18岁,正是叛变期,越想越认为本身是空壳天子。
戊寅,上夜宴宫中,为近侍孙海、客用所惑,杖二内使几毙。
慈圣皇太后闻之不乐,训戒甚切。
上悔过,即宣谕内臣曰:
“孙海、客用,凡事引诱朕无所不为,今降为小火者,安放南京。
尔司礼监等既受朝廷饲养之恩,见朕无意昏倒,就应力谏,乃图朕一时欢欣,阿顺不言。
赖圣母慈诲,今朕已悔改,立逐奸邪,往后但有此等小人,即同举名来奏。”
仍命文书房官,宣示内阁。
阁臣张居正等谓:降黜未尽,其辜宜充净军,乃稍处死。
上从之。
6、
大到国度大政目的,小到万历一般上课的讲读、上朝的仪容、糊口中的琐事,张居正也是无所不管。
连在房事上加以控制这种私家题目,张居正也会在朝会上拿出来大讲特讲。
万历有段时刻喜好写书法,张居正直接汇报他,写的字能看就行了,写字太好的天子轻易玩物丧志,好比宋徽宗。
接着就停了万历的书法课,只让日讲官读经义。
男保姆无疑。
九日甲辰,辅臣张居正等题:
“先该臣等面奏:皇上春秋壮盛,宜省览章奏,考究管理,于字书小学,不必求工。
往后日讲暂免进字,容臣等将诸司题奏紧急工作,至御前讲授,面奏裁决。
伏奏俞旨。”
十二日癸卯,上御经筵。
辅臣张居正等等题:
文书官丘得用口传圣意:
“今内职缺人,令臣等拟旨博选淑女,以备侍御。钦此。”
臣等窃闻,古者皇帝之后三夫人九嫔,以是广储嗣也。
今皇上仰承宗庙、社稷之重,远为万世持久之图,而内职未蕃,储嗣未蕃,亦臣等日夜所为悬切者。
但选用宫女,事体太轻,亦恐王谢闺秀不乐应选,非以是重万乘,求令淑也。
臣等查得,嘉靖九年,世宗天子有敕论礼部慎选九嫔事例,在今天似为相合。
或止如选宫女事例,照常进行。
臣等不敢擅定,谨拟传帖二道,伏乞皇上奏知圣母,上请慈论施行。
张居正画像
7、
张居正身后,万历随即开展反扑。
第一步是罢黜原礼部尚书潘晟的内阁大学士之位。
潘晟是冯保在内书堂念书时的讲官,也是昔时登科张居正的阅卷官之一。
张居正临终时,上过奏疏保举潘晟入阁。
万历照准。
可是当潘晟兴致冲冲从浙江田园赶来之前,万历漆黑指使都察院浙江道御史潘士桢上了一份弹章,说潘晟臭名远扬,不配进内阁。
潘晟不得已,上疏辞了入阁的录用。
万历则顺势就准了。
《明神宗实录》载:
浙江道御史潘士桢言:
大学士潘晟,清华久玷,不闻亮节异能,廉耻尽捐,但有甘言媚色。
其初为礼部尚书也,秽迹昭彰,先帝常斥之。
其回复也,舆情共恶,皇上又斥之。
彼得以鄙夫冒宫保,优游林下,已为过度;
乃兹举具瞻之位,论思之职,一朝畀而予之。
臣恐贪荣竞进之徒,有以窥皇上之流动也。
幸收回成命,罢遣行人。
更择耆硕,以昭平旦之治。
上以晟系元辅遗疏特荐,不听。
已而给事中张鼎思、王继光、孙玮、牛惟炳;御史魏允贞、王国各有言,晟不得已具疏辞,遂令新衔致仕。
第二步,把张居正和冯保的中间接洽人徐爵、游七等人所有以疯狂非法的罪名抓起来,让他们攀咬冯保。
最终,冯保被发配南京。
几个月后,被人下黑手弄死。
谈迁《国榷》载:
初,张居正卒,上恶冯保,阁下知之,以告御史江东之、李植。
未敢即攻保,先论徐爵,果下狱论死,乃攻保。
上曰:
“吾待此疏久矣。”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月,万历正式下诏追夺张居正全部官衔,根除其子张简修锦衣卫四品批示同知的职务;
同年八月,剥夺张居正的文忠谥号;
上览大理寺所上游守礼、冯昕等狱词,命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伊子锦衣卫批示张简修为民,潘晟冠带闲住,游守礼、冯昕、胡守元等大辟遣戍有差。
万历十二年(1584)四月,万历懒得再装了,直接下旨让宦官张诚和刑部左侍郎丘橓,去抄张居正的家......
03
小彩蛋
1、
张居正对万历的教诲严酷到什么水平?
万历登位前十年,每个月除了逢三、六、九日上朝之外,剩下的时刻,险些天天城市去文华殿听大臣们授课,和厥后期的懒政状态完全差异。
只有他妈的生日和祖宗的忌辰可以歇。
或许这个天下上,万历只怕张居正一小我私人。
2、
万历十年(1582年)十一月,万历有了第一个儿子,于是让内阁起名字。
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四维先拟了四个字:泂、澔、湰、洴。
万历不满足,让内阁重拟。
张四维只好又拟了四个字:、冲(也可以写作“沖”)、沛、沾。
拟完报上去之后万历又全给否了。
然后,万历本身从头给儿子定了一个“洛”字。
(没错,就是著名的空虚太子朱常洛)
张四维取了个寥寂......
假如这事让张居正来办,或许一次就可以了。
参考史料:《辑校万历起居注》、《明神宗实录》、《明史》
(责任编辑:admin)